內容來自YAHOO新聞
草原田鼠會彼此安慰 有助自閉症研究
人們已經知道當狗狗、海豚和大象在所愛承受痛苦時會產生移情作用,如今研究人員首度在齧齒目動物、也就是草原田鼠(prairie vole)身上,發現了以移情為基礎的安慰行為。
研究人員說,這項21日刊登在美國科學期刊(US journal Science)的發現,有助於科學家更加了解像是「泛自閉症候群」(Autism Spectrum Disorder,ASD)和精神分裂,這種在感知及回應他人情緒的能力上受到破壞的精神疾病。
而這項發現也將結束長期以來的一種看法,也就是認為發現到對方的悲痛、並且採取行動來減緩這種痛苦是人類獨有的行為。
科學家將安慰定義為使受苦個體感到平靜的接觸,好比靈長類會以親吻和擁抱來撫慰彼此,而對草原田鼠來說則是為對方清潔皮毛。艾莫瑞大學(Emory University)「葉爾克國家靈長類研究中心」(Yerkes National Primate Research Center)的科學家,在實驗中先將草原田鼠進行隔離。這種田鼠是一夫一妻制,而且會共同扶養後代。
然後給其中一隻草原田鼠進行一連串的輕微電擊,再把牠放回去和愛人在一起。在重逢之後,未受影響的那隻田鼠會立刻幫因為電擊而受苦的「老伴」舔舐並且清潔皮毛。
艾莫瑞大學發表聲明說,比起另一組只是被分開、但未受電擊之苦的田鼠伴侶,在受苦的這一對中,更快就去舔舐飽受折磨的伴侶、而且舔舐的時間也持續更久。 天花板
至於在被分開進行電擊實驗之前互不認識的草原田鼠,並不會出現這種安慰的行為。
移情作用行為的祕密在於荷爾蒙催產素(hormone oxytocin),而這種激素也可促進人類之間的母子關係和愛的情感。由於在人腦中,催產素─也被稱為愛情荷爾蒙(love hormone),其感覺器官和移情有關,因此研究人員決定在某些動物的腦中阻撓這種神經傳遞素。結果發現,催產素受阻導致這些動物停止了互相安慰的行動。
根據Phys.Org報導,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、1979年率先在黑猩猩身上發現動物安慰行為的狄瓦爾(Frans de Waal)說,這項發現也為動物感受移情的範圍、以及移情是如何區別於複雜的感知,燃起了一線新的曙光。他表示,這項田鼠實驗的發現,在證實安慰行為的移情本質上具有重要含意 。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草原田鼠會彼此安慰-有助自庫板天花板閉症研究-003500635.html
185B87E4C5D021D2
留言列表